聯系電話:025-85091007 025-85091027 13770785075 | 傳真號碼:025-85091002

生態環境部召開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2023-01-19


1月17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錢勇出席發布會,盤點過去一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進展情況,介紹新年工作打算。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劉友賓: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2023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盤點過去一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進展情況,介紹新年工作打算。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先生,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先生,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先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錢勇先生。他們將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先通報幾項我部近期重點工作。

  一、2023年六五環境日主題確定

  6月5日是環境日。生態環境部確定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主題,旨在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全社會深刻把握我國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環境日當天,生態環境部將會同中央文明辦、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主場活動將繼續采取“1”個主會場+“N”個配套活動模式,集中展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成就,更廣泛地動員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引導全社會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二、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公布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污水資源化的決策部署,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碳達峰、碳中和,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和水利部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公布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明確了19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

  19個試點城市分別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山西省晉城市、運城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浙江省臺州市,安徽省宿州市,福建省莆田市,山東省煙臺市、臨沂市,河南省鄭州市、開封市,湖南省株洲市,四川省內江市,陜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甘肅省張掖市、白銀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試點地方根據《通知》要求做好試點各項工作,統籌項目內容和建設時序,加強資金政策保障,深化部門協作聯動,及時總結提煉好經驗好做法,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復制,具備全國推廣價值的優秀案例。

  三、2023年版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印發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的具體部署,近日,生態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印發了《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將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污染物主要來源于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根據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環境風險,結合監管實際,經技術可行性和經濟社會影響評估,《清單》明確了14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

  發布《清單》,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進一步明確了目前新污染物治理“治什么、怎么治”,是全面落實《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的主要抓手,防控突出的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動《清單》中各項環境風險管控措施落地見效。

  下面,請孫守亮司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

  孫守亮: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和大家以線下的形式見面交流。馬上就是農歷的春節,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衷心祝福記者朋友們新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生態環境事業的關注和支持!  

  下面,圍繞此次發布會主題,重點就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進展和2023年工作的一些考慮,同大家作個交流。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作出重大戰略部署。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積極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和成效。

  我們對全年重點任務和大事要事進行了盤點調度,回顧這一年的工作,可以歸納為五個特點:

  第一,始終“高舉旗幟”。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旗幟。與中宣部共同編寫出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成功舉辦2022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在國際國內重大活動、重要場合積極闡釋和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這項工作中記者朋友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做出了很多貢獻。我們高質量完成“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生態文明建設單元配合籌展等重要任務。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聚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和美麗中國先行區,努力構建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圖景。

  第二,始終“服務大局”。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助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總抓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積極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按照國務院部署開展穩住經濟大盤督導和服務工作,出臺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建立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服務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推動建立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實施相關機制和項目支持的保障體系,全力促進穩經濟政策措施落實落地,發揮好環保支撐服務保障作用,切實履行好穩定宏觀經濟的部門職責。

  第三,始終“奮力攻堅”。我們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廣大群眾更多感受到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印發實施八大標志性戰役行動方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制定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對106個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8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51個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授牌命名,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第四,始終“引領合作”。我們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積極貢獻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引領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向高級別會議開幕式致辭,會議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新的藍圖,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引領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會議(COP27),為取得一攬子積極成果作出重要貢獻。加強生態環境雙邊、多邊國際合作。

  第五,始終“強基固本”。我們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有效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實現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覆蓋。組織修訂海洋環境保護法,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80余項。深入排查整治生態環境領域風險隱患,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完成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三年行動,確保核與輻射安全萬無一失。在廣大媒體朋友的支持下,成功舉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引領全民共建共享美麗中國新風尚。

  過去一年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實現了很多方面的新進展、新突破,實屬來之不易。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效踐行“兩個維護”。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穩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加強生態環境風險防控,不斷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穩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助力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是總體情況。謝謝!

  劉友賓:下面請劉志全司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

  劉志全: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代表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對大家長期以來對環評與排污許可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2年,我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狠抓環評服務保障、助力穩經濟大盤,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我們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強化環評保障,積極服務“六穩”“六?!?。印發《關于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管理的通知》,發揮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機制作用,在嚴守生態環保底線的基礎上,為重大投資項目提供從環評文件編制到環評審批的全過程保障。全年生態環境部審批重大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煤炭保供、重大產業項目、海洋工程、核與輻射等項目環評共180個,涉及總投資超過1.9萬億元。對具備條件的2700多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建立臺賬、協調推進,確保如期完成。初步統計全國共審批12.3萬個項目環評文件,涉及投資約23.3萬億元,助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年來,我們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地應用,發揮源頭預防作用,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積極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服務重大戰略實施,助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和重大項目落地等方面作用,推動全國四萬多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和準入要求在市、縣落地應用,有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支撐參與宏觀綜合決策、優化營商環境。如各地通過數據公開、開發APP等形式,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供環境可行性的預先研判服務,大大節省了審批時間,服務項目精準快速落地,推進優化營商環境。

  一年來,我們持續推動排污許可制改革,推進制度銜接流程優化,減輕企業負擔。全國已將344.66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其中核發排污許可證35.91萬家,實現動態全覆蓋。推動與環境執法銜接,實施依證監管。推動與監測制度銜接,實現排污企業在許可平臺統一填報、統一公開手工監測信息,避免重復填報。簡化變更程序,5日內辦結率達到77%。實行排污許可“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全程網辦”,最大限度便利企業。

  2023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扎實有效的環評保障服務,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強化保障,深化改革、強化效力,統籌推進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綠色轉型。

  一是持續做好環評服務保障。落實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機制,推進“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設。加強交通、能源、水利水電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環評保障,支持城市群、都市圈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以及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繼續做好煤炭保供相關工作,推動保供煤礦全部按時保質完成環評辦理。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二是推進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落實中央關于加強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的意見,強化“一證式”管理,實現排污單位按證排污、管理部門依證監管。推動與環評、執法、環統、監測等制度銜接,依法有序將工業噪聲、海洋工程納入排污許可,實施全要素管理。推進排污許可提質增效,全面完成排污許可證質量審核100%、執行報告審核100%工作任務,指導完成排污限期整改“清零”。

  三是切實加強源頭預防。全面落實好“十四五”環評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體系建設。加強重點行業環評管理,出臺一批環評管理政策和導則標準,深入開展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試點。組織環評與排污許可抽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守住綠水青山第一道防線。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

  劉友賓:下面請蔣火華副司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

  蔣火華:謝謝友賓司長!謝謝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我謹代表生態環境監測司,對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借此機會,向大家報告新出爐的2022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并簡要介紹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情況。

  2022年,是我國生態環境監測事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新進展的重要一年。主要體現為“三個提升”。

  一是監測網絡運行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我們克服疫情、汛情和旱情等多重影響,全力保障大氣、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海洋等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平穩運行。全國監測系統用全面詳實準確的監測數據,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做了生動注腳,有力印證了黨的二十大“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重要論斷。

  二是天空地一體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首次發布生態環境衛星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內新發3顆生態環境衛星?!拔寤眳f同生態環境立體遙感監測體系模擬沙盤亮相“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駐足觀看,聽取講解。衛星、無人機、走航車等監測新技術在污染防治攻堅、冬奧會環境質量保障中大顯身手。碳監測、生態質量監測、長江流域水生態監測取得階段性成效,全方位有力支撐了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

  三是監測數據質量進一步提升?!氨U妗薄按蚣佟眱墒职l力,從嚴加強國控站點管理,用更嚴密法治更嚴格制度嚴懲監測弄虛作假行為,監測數據公信力和權威性不斷增強。

  2022年監測數據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呈現“三個向好”的特點。一是空氣質量穩中向好。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6.5%,超過時序進度0.9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例首次降到1%以內,達到0.9%。細顆粒物(PM2.5)有監測數據以來濃度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內,為29微克/立方米;北京PM2.5濃度實現“十連降”,“冬奧藍”“北京藍”“中國藍”成為新時代中國的靚麗底色。二是地表水質量持續向好。全國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三是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總體向好。近岸海域優良(一、二類)海水水質比例為81.9%,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比例為8.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同時,全國及重點區域臭氧濃度同比有所上升,部分流域水生態系統仍較脆弱,噪聲擾民時有發生,生態環境質量由量變到質變的拐點仍未到來,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2023年,監測系統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即將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抓好“穩、建、強”三方面工作。一是穩運行。全力確保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穩定運行,加快推進地方與國家監測數據聯網共享,用“真、準、全、快、新”的監測數據,全面、客觀、真實反映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實現“美麗中國哪里美,監測數據告訴您”。二是建體系。加快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助力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服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三是強隊伍。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隊伍和行風建設,鍛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先鋒隊,當好美麗中國建設的“千里眼”“順風耳”。

  我先介紹這些,祝大家兔年吉祥!謝謝大家!  

  劉友賓:下面請錢勇主任介紹情況。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錢勇

  錢勇: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新年伊始非常高興同大家見面,介紹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相關情況。首先我代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對大家給予研究中心建設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取得重大理論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中央深入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2021年5月,經黨中央批準,在生態環境部成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這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全黨全社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出的重大戰略安排。生態環境部黨組高度重視,強化政治引領,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部黨組書記和部長為雙組長的推進建設領導小組,對標建設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宣傳的國家隊和領頭雁,集中資源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高地、兩平臺”,即理論研究高地、學習宣傳高地、制度創新高地、實踐推廣平臺和國際傳播平臺。2021年7月,研究中心依托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成立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宣部工作要求和部黨組的工作部署,始終把學習宣傳和研究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擺在首位,突出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配合完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編寫任務,組織召開出版座談會。

  二是組織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和一批專項課題,編寫出版《美麗中國》,在“四報一刊”發表系列理論文章。

  三是連續四年成功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創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與實踐???。

  四是配合中組部、中宣部制作專題節目,推出《世界因此美麗》等5部宣傳短片。

  五是支撐做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試點示范工作,開展地方實踐案例研究。

  六是依托COP27、COP15等國際場合組織召開主題邊會,開展對外話語創新研究與實踐探索,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

  下一步,研究中心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持續深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宣傳闡釋,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希望各位記者朋友繼續支持關心我們,謝謝!

  劉友賓:下面,請大家提問。

  光明日報:剛才在開場白2023年的工作考慮中提到了美麗中國建設。我們知道,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建設美麗中國”。關于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部已經部署實施了哪些工作?還有哪些設想?謝謝!

  孫守亮:美麗中國這個話題大家都很關注。黨的二十大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描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建設宏偉藍圖。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以來,黨中央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一以貫之、不斷深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彰顯了強大的戰略定力和強烈的使命擔當。

  工作實踐中,我們深入開展美麗中國建設戰略研究,加強系統謀劃,推進地方實踐。將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和任務要求納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研究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舉措和文件,指導地方因地制宜探索路徑模式,協同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無廢城市”等各領域創新示范建設。近期,生態環境部就推出了首批18個美麗河湖、8個美麗海灣的建設案例,收到很好的社會反響。

  從工作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建設美麗中國。黨的二十大強調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要求我們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從生態環境領域來認識、來把握,我們理解就是要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實現根本好轉,構建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引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新格局。

  我們感到當前和今后一個階段,我們既面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緊迫任務,又需要放長眼光、系統布局,謀劃好、推進好、建設好美麗中國。這兩個方面需要有機銜接、總體提升,從大的方向和策略上來考慮,我們理解應該做好做優“穩、融、新、實”四篇文章。

  一是立足于“穩”,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工作的總基調,各領域各方面都要完善落實。新形勢下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穩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將美麗中國建設的綠色底色擦得更厚實、更靚麗,真正做到積厚成勢、根深葉茂。

  二是著眼于“融”,系統觀念、深度融合。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以降碳協同減污,統籌近期和遠期、統籌發展和保護、統籌環境和民生、統籌整體和局部,在協同規劃、協同布局、協同治理、協同施策上融合共進,聚焦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和美麗中國先行區,統籌好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城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建設,推動形成有機統一、條塊清晰、各美其美的美麗中國建設體系,實現全領域整體和諧美麗。

  三是發力于“新”,深化改革、守正創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與美麗中國建設有效銜接,為全面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布局夯實基礎。善用改革思路和創新舉措,完善以建設美麗中國為導向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尤其要激發和調動基層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實際出發,鼓勵探索美麗中國建設新路徑新模式,在各領域各層次培育一批示范作用好、帶動能力強的標桿。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和政策激勵作用,更加注重優化服務市場主體,著力加強關鍵技術創新突破,把動力活力激發釋放出來,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有效支撐。這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四是得成于“實”,惠及民生、實干實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以增強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下更大氣力解決好老百姓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生態環境實實在在的改善,檢驗美麗中國建設成效。

  請媒體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美麗中國建設,多挖掘、多宣傳、多推廣好典型、好案例,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引導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共同營造全社會共建共享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局面。謝謝!

  人民日報海外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一步描繪了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我的問題是,在新征程上我們如何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更大成績?謝謝。

  錢勇:謝謝您的提問。

  新時代十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航掌舵,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這是生態文明建設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夠繼續成功的“密碼”。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黨的二十大明確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心任務;提出了高質量發展是這一中心任務的首要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的關鍵環節;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中心任務的內在要求。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工作。

  一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把握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一戰略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都要體現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的戰略要求。在推動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二是堅持系統觀念,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策略。要更加重視系統觀念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實踐深化和科學運用,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把握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任務。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雙碳”工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

  四是堅持胸懷天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不僅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謝謝!

  科技日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請問生態環境部門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環評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還將如何協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劉志全:謝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起在穩經濟大盤這個大局中的責任,狠抓環評保障,服務“六穩”“六?!?,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及時出臺環評保障政策。印發《關于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強化分類指導、優化環評服務,在推進臺賬管理、簡化環評文件編制、試點“打捆”審批、提供環評審批服務單、優化管理流程等方面,提出一批創新舉措,形成一套政策工具,為重大投資項目提供從環評文件編制到審批的全過程保障。

  二是創新實施環評保障機制。用好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機制,圍繞“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水利及鐵路等基礎設施、煤炭保供、重大產業布局項目,按行業定期調度、協調推進。臺賬內項目完成365項環評審批服務;國務院確定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已批在批環評52項,南水北調引江補漢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環北部灣廣東供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完成環評審批;具備條件的滬渝蓉沿江高鐵、成渝中線等14個重大鐵路項目,全部完成環評批復。建立實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環評保障機制,確保2700多個項目全部按期完成環評手續辦理。強化直通基層的咨詢服務機制,利用全國環評技術評估服務咨詢平臺以及部長信箱等,為基層和小微企業“遠程會診”、答疑服務1000多次,解決實際困難。

  三是督促指導環評保障落實。目前超過98%的環評審批由市縣級辦理,我們加大幫扶指導力度,要求各省建立環評服務臺賬,落實創新舉措。如,四川采取提前介入、超前服務方式,江蘇出臺一批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服務指南服務企業,河北、云南開展“環評服務百日攻堅”“大會戰”,山東、浙江大力推進“打捆”審批和環境監測數據共享共用,福建依托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提供在線問診等服務。一年來,全國審批環評文件約12.3萬個,涉及投資同比增幅明顯,有力助推大項目落地。

  同時,發揮源頭預防制度效力。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規劃環評宏觀管控要求,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選址。做好重點行業環評指導,制修訂一批環評審批原則和導則標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環評文件質量常態化監管,完成全國環評單位和環評工程師誠信檔案專項整治,共清理“空殼”單位1851家、“掛靠”工程師1003名,推進刑事司法銜接,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重大建設項目環評服務保障的指示精神,自覺把環評服務保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

  一是抓好環評保障服務不松勁。發揮各項制度政策機制作用,圍繞黨中央國務院任務部署和“十四五”規劃確定的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提前介入、全程服務,定期調度、分類指導,推動項目科學落地。

  二是深化環評改革創新不停步。開展環評分類管理名錄評估并推動持續優化,深化環評與排污許可銜接改革試點,編制環評等行政許可實施規范,進一步提升全國環評審批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三是守住生態環保底線不動搖。嚴格審查審批,切實守住法律法規底線、生態環境質量底線、環境風險底線和公眾合法權益底線,強化監管,不斷提高環評質量與效力。

  中新社: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作出部署安排,請問生態環境部在推動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綠色高地方面有哪些重要成效和舉措,下一步還有什么打算和措施?謝謝。

  孫守亮:謝謝您的提問,這是我們長期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每個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中,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都是標志性戰略目標之一,生態環境保護都是至關重要的核心任務之一,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都是關鍵支撐之一。這“三個一”充分彰顯出生態環境保護在貫徹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中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擔當。

  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謀劃、分區施策、多措并舉,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通過大力推動和不懈努力,協同各地落實區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總的來說,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深度、生態環境狀況好轉速度、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程度、政策創新示范力度都呈現大的變化、新的突破。

  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一批區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和運輸結構調整,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北京藍”成為常態。開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專項督察,拍攝生態環境警示片,緊盯突出問題整改,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可以說,萬里長江、九曲黃河煥發新的活力。

  二是區域流域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開展長江源區生態狀況變化調查評估,加強成渝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合有關部門扎實推進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推進黃河三角洲濕地恢復,推動實施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指導協調有關省份簽訂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

  三是區域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支持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推動長三角建設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支持長三角率先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指導探索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新路徑。

  四是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不斷健全。推動成立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協調小組、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小組,推動粵港澳三地完善生態環境領域合作機制,凝聚區域流域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合力。

  目前,整體推進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我們感到發揮示范作用、打造標桿的意義還是非常重要的。新的一年,這項工作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再提升、再深化、再聚力、再突破。我們考慮要緊緊圍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區域協調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部署,擔負好部門的職責任務,聚焦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在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上邁出新的步伐。一是強化目標導向。深入落實區域規劃,研究制定推動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舉措,以提升治理效能為目標,更加系統推進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二是優化協調機制。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多領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協作機制,推動形成統分結合、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體系。三是落實重點任務。針對不同區域特點,強化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建聯治,推動長江全流域精細化分區管控,強化粵港澳生態環保合作機制、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高水平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開展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行動。四是突出創新引領。推動在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城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實踐基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現代環境治理等方面探索示范,打造一批重大戰略區域新標桿、新高地,形成有效的引領示范、輻射帶動效應。

  謝謝大家!

  中國日報社: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聚焦重點行業、城市和區域,開展碳監測評估試點,探索推動建立碳監測評估技術方法體系,發揮示范效應。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蔣火華:謝謝您對碳監測這個問題的關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生態環境部專門部署開展碳監測評估試點,得到相關方面的大力支持,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碳監測評估試點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我們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基本打通了“測什么?在哪測?怎么測?”的碳監測業務鏈條,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工作機制。加強統一組織、統籌調度,有力有序推進試點。成立專門技術委員會,定期組織召開技術對接會,加強技術指導,把好技術關。二是抓試點推進。行業層面,積極開展監測和核算數據比對,已分析709組自然月自動監測小時數據,完成64萬個場站泄露監測。城市層面,從無到有建設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已建成26個高精度、90個中精度監測站點。區域層面,實施部分國家空氣背景站高塔采樣系統升級改造,開展全國及重點區域溫室氣體立體遙感監測。三是抓數據質量。印發10余項碳監測技術指南或規程,覆蓋點位布設等關鍵技術環節,確保碳監測數據規范可比。

  試點一年多來,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初步證實CO2在線監測具有較好應用前景。試點監測表明,火電和垃圾焚燒行業CO2在線監測法與核算法結果整體可比,成本也相當,有的還能減輕企業負擔。目前,已有66臺火電機組自愿與我部聯網。自動監測能獲取小時級的排放量數據,可更精準支撐碳排放管理。二是初步建立CH4泄漏檢測的技術方法。通過開展“衛星+無人機+走航”綜合監測,油氣田開采行業初步建立了CH4泄漏識別技術方法,可應用于生產環節檢測。煤炭開采行業利用現有井工安全監控系統,開發了CH4排放協同監測技術。三是初步了解溫室氣體時空分布規律。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數據,對全球主要城市/地區溫室氣體濃度時空變化進行分析研究,初步了解了全球CO2和CH4濃度及其時空分布狀況。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有關部署,重點抓好“三個深化”:一是深化碳監測評估試點。穩步擴大火電行業試點,推進火電機組在線監測數據自愿聯網工作,提升試點工作的代表性。二是深化試點成果凝練。組織開展試點總結評估,強化數據對比分析,增強對碳排放規律性認識。三是深化監測支撐體系建設。加強碳監測能力建設,完善相關技術方法和標準規范,強化專業人才培養,提升支撐能力。

  謝謝大家!

  新華社:想問下環評司劉司長,剛剛您介紹了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通知和加強環評保障的新進展新部署,其中涉及到一些關鍵詞,比如水利、交通、能源重大工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請問在環評保障上有哪些具體舉措,還將如何持續做好?

  劉志全:謝謝您的提問。記者朋友很敏銳,點到的幾個領域都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點,也是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的重點。我們在強化環評保障方面,針對行業特點分類施策、優化服務、加快速度、嚴格要求,助力重大項目落地。

  關于水利、鐵路、保供煤礦等一批重大項目環評,剛才做了簡要介紹,實際我們在工作中,一是部門協同推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定期研究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環評工作,會同水利部聯合召開引江濟漢、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二期等多個重大水利工程協調對接會議,保障環評工作進度,今年仍然要加大部門協同力度。

  二是疏解堵點難點。針對少數重大項目前期環評文件編制緩慢、涉及環境敏感區、工程方案不穩定、公眾有不同意見等堵點難點問題,主動加強對接、研究解決方案。有很多例子,如提前介入指導雄忻高鐵優化選線,做了大量部門、地方協調工作,最終推動線路調整繞避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避免了在環評審批和實施中的“硬傷”,確保項目又好又快落地。

  三是提供定制服務。召開重點行業調度會24次、項目對接會190次,周周有調度、行行底數清。55項重大水利工程,建立專班、落實到人、落實到單位。對第一批271個保供煤礦項目,逐個制定環評審批服務單,做到政策傳達到位、責任明確到人,煤炭保供以來,全國共審批煤礦項目環評186個,涉及產能9.5億噸。

  在助推項目落地的同時,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有關行業綠色轉型發展。在水利行業,開展生態調度、建設過魚設施、劃定保護河段、推進綜合整治,有的還“以新帶老”拆除了小水電、補建環保設施等,推動優先保障生態用水、切實保護水生態、保障水質安全。在鐵路行業,優化線路和敷設方式、設置全封閉聲屏障、創新綠色施工措施,推動避繞敏感目標、嚴格減振降噪、加強生態保護。在煤炭行業,與相關部門聯合出臺政策,保護草原濕地、加強生態修復、推進矸石綜合利用、推廣清潔運輸、加強甲烷收集和綜合利用,推動強化綠色低碳礦山建設。

  關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生態環境部積極參加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工作,組織各地圓滿完成2700多個項目的環評保障任務。一是專班專人保障,生態環境部選派骨干人員參與部委集中聯合辦公,各省選派近200人成立32個專班。二是體現改革成果,落實環評“放管服”要求,科學規范界定環評類別,2700多個項目中,51.3%依法無需審批環評,需辦理環評審批的占48.7%。三是強化調度指導,建立專門環評保障臺賬,實施日對接、周調度,并專門赴安徽、浙江等多地現場指導督促,推進項目落地。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已有好的政策措施和做法,持續推進環評保障工作,一是高度重視,把做好重大項目環評保障擺在工作突出位置,力度不減、專班不撤、標準不降,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是明確任務,會同發展改革、商務、交通、水利等部門,盡快梳理明確2023年鐵路、水利、能源保供、外資等重點推進的項目清單,納入我部三本臺賬,部門聯動、提前介入指導環評編制、切實強化生態環保措施、開辟綠色通道提高效率,助力重大項目落地。

  三是加強指導,總結梳理各地好做法好經驗,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予以推廣復制,在嚴守生態環境底線的基礎上不斷強化環評保障工作。

  南方都市報: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請問《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印發近一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開展了哪些工作?在完善生態環境經濟政策方面還有哪些進展和下一步整體考慮?

  孫守亮:感謝您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的關注。這項改革十分重要,也是需要更好突破的難題。

  大家知道,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是企業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構建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市場化機制的一項重要基礎。在工作實踐中,我們著力完善制度、搭建平臺、推廣應用,指導和督促地方落實《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要求,目前各地均明確了需要披露的企業名單,2023年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將達到8.5萬余家,我們正在積極建設環境信息披露系統,并對接信用共享平臺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梢灶A見,這項工作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諸多機遇,我們理解,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用好市場化手段,完善環境經濟政策。這方面,我們已經積累了扎實的工作基礎,具備了提質增效、發揮更大作用的現實條件。近年來,我們圍繞推動綠色發展,發揮生態環境政策引導性、激勵性、調節性作用,加強制度建設、模式創新和試點示范,著力優化生態環境監管,助力經濟綠色轉型,激勵性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出來。具體講,包括打好一套組合拳,推進好三項基礎性制度改革。

  “一套組合拳” 就是,我們立足部門職責,助力降成本、促融通、穩外貿、調結構,優化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支持降成本方面,比如,推動環保稅科學核算和規范收繳,近三年納稅人因低于排放標準排污累計享受環保稅減稅優惠超過130億元,產生了很好的導向。推動將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16類環境保護項目、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等9類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納入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支持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有效降低了企業減污降碳成本。

  支持促融通方面,比如,配合有關部門建設7省10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動將減污降碳中任務最緊、資金需求最大的48類項目納入《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促融通的效應正在加快釋放。

  支持穩外貿方面,比如,推動創新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相關訴求。近三年累計推動試點維修項目200余個,涉及產值超過300億美元。

  支持調結構方面,比如,推出了新一版環境保護綜合名錄,累計發布932項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目錄和159項除外工藝、79項環境保護重點設備名錄等,引導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同時,大力推進三項基礎性制度建設,也就是:推動落實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推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推動環保信用評價這三項改革任務,積極應用改革成果。環境信息披露剛才已經講到。比如,我們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推進黃河、長江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累計對13個跨省流域予以獎補資金80億元;對810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開展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依據評價結果對69個縣域進行轉移支付資金調節。此外,我們在加強環保守信激勵、暢通環境信息披露、促進投融資等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和實踐。

  下一步,我們將更好服務大局,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環境經濟政策改革創新。一方面,著力完善政策體系。加強環境經濟政策儲備,豐富政策工具,加快形成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導向。另一方面,著力強化政策協同。推動綜合發揮綠色財稅、綠色金融、綠色貿易、綠色行業、生態補償等各類政策作用,更好釋放政策紅利。還將按計劃推進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環保信用評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方面任務。

  謝謝!

  上游新聞:噪聲污染是人民群眾投訴比較多的一個問題,人民群眾對了解噪聲污染也有強烈的需求,“十四五”如何進一步加強全國噪聲監測和信息發布工作,更好地滿足群眾對噪聲污染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謝謝。

  蔣火華:感謝您對噪聲問題的關注。

  2022年6月5日新實施的噪聲污染防治法,對噪聲監測提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我們組織開展全國聲環境質量監測,推進噪聲監測自動化,統一發布全國聲環境質量狀況信息。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今年1月3日,我部又聯合有關部門正式出臺了《“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落實上述要求,我部專門制定了《關于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的意見》,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噪聲監測,保障人民群眾對噪聲污染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一是全面建成聲環境質量監測網。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統一規劃國家聲環境質量監測站(點)設置,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設置本行政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站(點)。到2023年底前,我們將建成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功能區的聲環境質量監測網。

  二是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分兩步走,到2023年年底前,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率先實現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到2024年底前,其他303個地級城市實現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

  三是全面開展區域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和噪聲源監測。各地要以投訴較多的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為重點,開展聲環境質量和噪聲排放情況調查、監測。鼓勵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管理者根據需要在相關場所開展噪聲監測。工業噪聲排放單位要依照法律和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并公開數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鐵路運輸企業、民用機場管理機構要依法落實噪聲監測責任。

  四是全面加強噪聲監測信息發布。我部將依法統一發布全國聲環境質量狀況信息,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發布本行政區域聲環境質量狀況信息。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建成后,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實時發布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數據。我們鼓勵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充分利用各類聲環境質量和噪聲源排放監測數據,試點發布城市噪聲地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噪聲污染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共同營造和諧安寧的居住環境。

  謝謝!

  紫荊雜志:COP15第二階段會議近日閉幕,請問中國作為主席國推動會議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中國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治理方面還將做出哪些貢獻?

  劉友賓:COP15第二次會議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也是全世界高度關注的會議。當地時間2022年12月7日至1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成功召開。中國作為主席國,領導和推動大會圍繞“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題,順利完成會議議程。成功召開了高級別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向高級別會議開幕式致辭,并提出了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四點主張”,為會議注入強大政治推動力。193個締約方國家、2個觀察員國及各利益攸關方和聯合國機構代表共1.7萬余人參加大會。

  在中國作為主席國的引領下,大會通過62項決定,特別是達成了歷史性的成果文件——“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框架”)?!翱蚣堋奔跋嚓P決定歷史性地決定設立“框架”基金,明確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包括官方發展援助在內的國際資金數額;歷史性地明確了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描繪了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歷史性地納入了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DSI)的落地路徑,明確了未來DSI多邊惠益分享機制的路線圖?!翱蚣堋笔枪步ǖ厍蛏餐w的綱領性文件,將指引國際社會共同努力讓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并惠益全人類和子孫后代。期間,近40個締約方、利益攸關方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行動與承諾。國際社會對會議成功達成“框架”以及中國所發揮的領導力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譽。

  達成“框架”是本次大會的圓滿終點,更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激動人心的新起點。中國將繼續履行好主席國職責,與各締約方、利益攸關方一道,推動“框架”有效執行。同時,進一步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與“框架”相銜接,加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修訂與更新,編制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2-2035年)》,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各地區、各領域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邁上新臺階。

  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對本次會議的關注和報道,這次會議全球有近千名記者參與報道,其中,中方有26名記者赴蒙特利爾見證和記錄了大會盛況。中方媒體活躍于大會的主會場、分會場以及“中國角”,他們落落大方,非常具有專業性,為大會的成功召開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環境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是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國家隊和領頭雁,今年圍繞推動全黨全社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謝謝。

  錢勇:感謝您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的關注,關注就是支持。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研究中心起步發展開局之年。按照黨中央對研究中心明確的主責定位和中央宣傳部對研究中心的工作要求,生態環境部黨組和領導班子對研究中心建設發展高度重視、十分關心、全力支持。在中央宣傳部和生態環境部的領導和指導下,研究中心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工作成效不斷顯現,基礎能力不斷夯實,影響力不斷提升,為進一步推進研究中心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研究中心在服務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聚焦主責主業,深入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學習研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組織力量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宣傳闡釋,著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響、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理論支撐。

  二是強化引領帶動,著力建設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宣傳的國家隊和領頭雁。研究中心肩負著示范帶動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重大使命。我們將進一步聚焦研究重點,堅持獨立研究和聯合攻關相結合,課題研究和會議研討相補充,學理闡釋和宣傳普及相貫通,更好發揮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方面的引領作用。

  三是提升能力水平,加快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高地、兩平臺”。加強研究中心自身建設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我們將緊盯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根本任務,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和支撐保障機制,進一步夯實基礎、謀劃長遠、形成能力,持續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系統化構建、大眾化傳播、故事化外宣。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以上3個方面的工作,重點做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問答等重要理論讀物編寫工作,辦好2023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和研究與實踐???,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宣傳向縱深發展,謝謝。

  新黃河客戶端:黃河保護法將于今年4月1日起實施,請問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在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方面有哪些新進展?下一步如何落實好黃河保護法、推動黃河生態保護治理?

  孫守亮:謝謝您的提問。前面在介紹貫徹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也談到了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的情況。大家高度關注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正是因為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們認真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堅決扛起扛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的政治責任,扎實推進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相關任務。我們立足部門職責,重點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系統安排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任務。我們聯合相關部門編制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出臺實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推動流域開展“五大行動”,也就是: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行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行動、農業農村環境治理行動和生態保護修復行動。我們與沿黃各地和相關部門一道,正在推進落實階段。

  二是大力推動解決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等發現問題的整改,受理并轉辦群眾來電來信舉報2.7萬件,2021年警示片曝光的175個問題已按時序進度要求整改完成144個。扎實推進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加快污染水體消劣達標,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共發現入河排污口1.7萬余個。推動補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短板,推進流域相關城市黑臭水體加快整治,部署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試點工作。

  三是進一步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正在開展2.3萬余個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評價,嚴格生態保護監管,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建立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支持內蒙古杭錦旗庫布齊沙漠治理等30個項目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體看,經過努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2年,黃河流域地表水Ⅰ—III類斷面比例達到87.5%,同比提高了5.6個百分點;黃河干流全線水質持續改善;流域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3%。黃河源頭、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比如,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鳥類數量由建區時(1992年)187種增加到371種。

  還要清醒的看到,黃河生態保護治理任務仍然艱巨繁重。黃河保護法的出臺實施,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切實履行好部門職責,推動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以實施好“五大行動”為牽引,促進流域生態環境改善。一是持續抓好系統治理、重點推進。強化流域工業、農業、城鄉生活、礦區等污染協同治理,推進重點區域、重點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深入實施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加快補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二是持續抓好政策創新、試點示范。探索推進具有流域特色的生態保護治理模式,推進全流域環保信用互信互認,進一步健全完善區域生態環境協作機制、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開展重大生態環保工程項目投融資試點。三是持續抓好制度保障、凝聚合力。指導地方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做好相關法律法規配套銜接工作。推動完善流域生態保護治理任務地方責任落實機制,加強督促、調度、考核等各方面工作。注重總結典型,以點帶面,鼓勵和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共建美麗幸福黃河。

  衷心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劉友賓:最后,我再發布一條消息。為方便媒體朋友們的工作,今天我們正式對外公布2023年度全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新聞發言人名單和聯系方式。歡迎大家和他們聯系。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感謝過去一年朋友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大力支持!祝大家新春吉祥!闔家幸福安康!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End——

監測技術咨詢服務

給您專業服務

商務合作

您是否有想與我們聯系的項目或合作,或者您想知道我們如何幫助您我們期待您的回復!

全國免費咨詢

025-85091007 025-85091027 13770785075

公司地址

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568號生命科技小鎮9號樓6樓

公司郵箱jsyanlan@jsyanlan.com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